近日,“全国十五城市综合大学计算机学科论坛”在我校综合楼B区703会议室举行并圆满落幕。学院部分师生及来自全国十五所城市综合大学的计算机学科负责人和专家参加本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学院院长赵剑主持,学校副校长孙大文代表学校致开幕辞,孙大文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并预祝论坛在思想碰撞中结出丰硕成果,为城市综合大学计算机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核心研讨环节,各院校的院长与专家展开丰富分享。杭州师范大学信息学院院长王奔聚焦跨领域融合的实践探索,结合智慧城市与智慧医疗的研究案例,阐述了科学教育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实现创新;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大寒围绕学科建设的特色化路径,分享了本校在计算机学科发展中的具体实践,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与展望;济南大学信息科学院工程学院院长王琳针对地方高校的学科定位,探讨了如何依托学科交叉形成特色优势,以及在人才培养中如何衔接这一特色的具体思路;江汉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李登实立足新工科建设背景,从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需求出发,分享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新及取得的成效。




学院副院长徐大伟也发表演讲,系统阐述了学校在网络空间安全特色学科建设方面的创新思路与实践经验。他介绍了我校如何立足自身优势,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通过跨界融合推动该特色学科发展,并分享了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内容详实、观点鲜明,展现了我校在计算机特色学科建设上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

下午的会议由学院副院长匡哲君主持。会上,沈阳大学智能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张乐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分析了其在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改革中的赋能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金陵科技学院网络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王池社聚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建设实际,分享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设计框架、内容选取及教学方法创新等实践经验;宁波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陈海明结合课程的建设过程,阐述了课程体系如何平衡理论与实践,以及如何根据学生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模块;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智能科学系陈杰从人才培养的多维度需求出发,分享了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校企协同等方面的多元化探索,以及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西安文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陈广锋探讨了“AI+”背景下通识教育的转型方向,分析了如何重构教学范式以适应时代需求,并分享了本校的实践案例;大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刘艳针对地方高校计算机通识教育的转型需求,从计算技能培养向AI素养提升的转变角度,分析了这一转型的必要性、关键环节及实施路径。







在论坛研讨接近尾声时,学院副院长王薇发表讲话。她谈到,学院近年来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大数据分析应用等方向收获了一系列成果,组建起一支结构合理、科研能力较强的学术团队,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中也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各位与会嘉宾的精彩分享让她深受启发,本次论坛汇聚了众多高校的先进理念和实践案例,为学院带来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她表示,希望未来能与各兄弟院校加强交流合作,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等方面互相借鉴经验,一同推动城市综合大学计算机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最后,学院党委书记李纯莲致闭幕辞。她高度评价本次论坛的交流成果,肯定了各院校院长与专家分享的前沿理念和实践经验,感谢所有与会嘉宾贡献的真知灼见。李纯莲表示,此次论坛为各院校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长春大学将认真吸收论坛智慧,持续推动学科内涵式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期待未来与各院校开展更紧密的合作,共同书写计算机学科发展新篇章。
